◆民族
2019年,西安市有52个民族成分(没有怒族、德昂族、独龙族、珞巴族),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.56万人,占西安市常住人口的1.1%,占陕西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半数以上。人口超过1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回族(6.53万人)、满族(1.08万人)。人口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6个,分别是蒙古族、藏族、壮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维吾尔族。在公安部门有登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82502人。各区(县)均有少数民族分布,新城、碑林、莲湖、雁塔4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,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格局。有12所民族教育学校。其中幼儿园3所、小学4所、中学2所、职业学校1所,内地藏族班、维吾尔族班各1所。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17200多人。其中回族学生10184人、满族学生2240人、蒙古族学生1023人、土家族学生595人、藏族学生549人、维吾尔族学生327人、其他少数民族学生2282人。有少数民族企业114家,个体工商户2141家,从业人员2万余人,年生产销售额近40亿元。全国“十三五”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,清真牛羊肉定点屠宰企业4家。有少数民族市人大代表19人、市政协委员25人。
◆宗教
2019年,西安市经政府登记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459所(含从咸阳划归西咸新区27处)(佛教138所、道教35所、伊斯兰教27所、天主教100所、基督教159所);备案的民间信仰场所2599所;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1918人(佛教 741人、道教252人、伊斯兰教120人、天主教531人、基督教274人);信教群众约45.8万人(佛教17万人、道教6万人、伊斯兰教6.8万人、天主教6万人、基督教10万人);宗教团体26个(市级6个,区县级20个),另有带有宗教性质的社会团体2个;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单位27处(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、县级2处)。2月2日,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全体干部大会,宣布“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(市宗教事务局)”更名为“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”。
◆民族
2019年,西安市有52个民族成分(没有怒族、德昂族、独龙族、珞巴族),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.56万人,占西安市常住人口的1.1%,占陕西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半数以上。人口超过1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回族(6.53万人)、满族(1.08万人)。人口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6个,分别是蒙古族、藏族、壮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维吾尔族。在公安部门有登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82502人。各区(县)均有少数民族分布,新城、碑林、莲湖、雁塔4区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,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格局。有12所民族教育学校。其中幼儿园3所、小学4所、中学2所、职业学校1所,内地藏族班、维吾尔族班各1所。中小学少数民族学生17200多人。其中回族学生10184人、满族学生2240人、蒙古族学生1023人、土家族学生595人、藏族学生549人、维吾尔族学生327人、其他少数民族学生2282人。有少数民族企业114家,个体工商户2141家,从业人员2万余人,年生产销售额近40亿元。全国“十三五”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,清真牛羊肉定点屠宰企业4家。有少数民族市人大代表19人、市政协委员25人。
◆宗教
2019年,西安市经政府登记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459所(含从咸阳划归西咸新区27处)(佛教138所、道教35所、伊斯兰教27所、天主教100所、基督教159所);备案的民间信仰场所2599所;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1918人(佛教 741人、道教252人、伊斯兰教120人、天主教531人、基督教274人);信教群众约45.8万人(佛教17万人、道教6万人、伊斯兰教6.8万人、天主教6万人、基督教10万人);宗教团体26个(市级6个,区县级20个),另有带有宗教性质的社会团体2个;宗教活动场所文物保护单位27处(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、县级2处)。2月2日,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全体干部大会,宣布“西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(市宗教事务局)”更名为“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”。